一、漢末的少數民族東漢末年,天下紛亂,軍閥間相互兼并激烈。後來雖然魏蜀吳三國脫穎而出,但終究未形成大一統國家。而那時候,魏蜀吳三國內、外卻盤踞著眾多的少數民族,比如南匈奴、烏桓、羌等,當然還有大家熟悉的山越和南蠻了。
那麼,為什麼晉朝的時候同樣中原紛亂導致五胡亂華,而漢末時,這些少數民族卻沒有大舉入侵中原呢?是這些少數民族沒有亂華之心,只想和平發展嗎?其實,他們之所以沒有形成五胡亂華的規模,就在於魏蜀吳三人組實在是太猛了。他們的猛不僅體現在軍事打擊上,也體現在對這些少數民族的安撫上。不過,為了抓住重點,這裡主要談談魏蜀吳三人組的軍事行動,雖然漢朝滅亡了,但是僅就對少數民族的征討上,依舊讓中華文明保持了「強漢風采」。魏蜀吳三足鼎立二、雄踞中原,曹魏集團大破四方少數民族,揚中原政權風采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基本成型,三方均無短期內消滅對方的能力,於是將部分精力轉移到國內,尋求國內的穩定與發展。當時曹魏政權內部居住的有名有姓的民族遠較蜀國和吳國多的多,比如匈奴、烏桓、鮮卑等諸多民族,約莫有十來個主要少數民族在曹魏國內及邊境活動。整體來看,曹魏對不同民族雖然處置上略有差異,但都是以大棒策略為主壓制這些少數民族。征討烏桓,張遼逞威風,郭嘉鬼神謀烏桓,有時候也稱為烏丸,當時主要有三大勢力,分別雄踞於遼西、上谷、遼東等地。袁紹時期,袁紹和當時統攝烏桓三大勢力的踏頓和親,因此烏桓大多與袁紹親善,為袁紹效力。官渡之戰後,袁紹戰敗身死,袁尚、袁熙便想向烏丸借兵重新奪回冀州。
所謂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為了徹底穩住大後方,曹操計劃征討烏桓。但是當時曹魏集團內的諸多大將均表達了大軍遠征可能會給劉表等以可乘之機,建議採用外交手段。郭嘉
這時候,郭嘉挺身而出,指出了劉表不過徒有虛名之輩,不會重用劉備,雖然集團內空虛卻不用擔心被偷襲。郭嘉的這番言論堅定了曹操的信心,於是,曹操在公元207年發起了對烏丸的征討。
曹操親率大軍,帶上了張遼、郭嘉、張郃、徐晃等文武大將開始遠征烏丸。根據歷史記載,在郭嘉「兵貴神速」的建議下,曹操軍放棄了輜重,直接輕裝前進,採取了包抄策略,在平岡轉而東向,距離烏烏桓大本營的柳城相距僅有100餘里。曹操行軍路線圖
不曾想雙方居然在白狼山附近不期而遇,雙方從預期的攻城戰變成了遭遇戰。由於曹操軍輕裝追擊,所以兵力不如烏桓和袁尚、袁熙的聯合大軍。但曹操登高白狼山,發現烏桓軍陣並不齊整,於是就讓張遼率軍主動出擊。
烏桓沒想到張遼等人居然如此悍勇,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依然主動出擊,結果準備不足,變成了一場混戰。混戰之中,踏頓被張遼斬殺,於是烏桓群龍無首,演變成了一場潰敗。這一仗俘虜了烏桓二十多萬人。烏桓元氣大傷,漸漸邊患消弭。
這一戰也被有些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堪比衛青、霍去病的漠北之戰。
討伐南匈奴其實,在先後經歷過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等大規模對匈奴的軍事行動,匈奴已經不復當年冒頓單于時期的強盛。但由於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黃巾軍大亂、軍閥混戰等,給了南匈奴可乘之機。
早在魏國建立之前的公元188年,南匈奴就曾經以數千騎兵會同白波起義軍一起侵擾當時仍然屬於東漢疆域的河內諸群。當時的太尉董卓派遣了牛輔率軍鎮壓,卻徒勞無功。後來,南匈奴還活躍於楊奉與李傕的軍事活動中。這時候,南匈奴已經佔據了黃河流域的諸多群縣。南匈奴南下
到了曹操嶄露頭角的時候,曹操先在東郡打敗了於扶羅的南匈奴大軍,隨後又在匡亭再一次打敗了南匈奴。
到了公元202年,南匈奴的呼廚泉單于又一次在平陽這個地方作亂,這次曹操派遣了鍾繇率領各路人馬包圍了南匈奴,迫使了呼廚泉單于歸附,後曹操扣押了呼廚泉單于,並分裂南匈奴勢力為五部,南匈奴漸漸不足為慮。三、蜀漢強勢打壓,收服蠻夷和氐羌勢力諸葛亮的《隆中對》想必很多人很熟悉,隨著赤壁之戰的大勝,劉備集團在佔據了荊州四郡後,進取益州,並拿下漢中,漸漸有了三國鼎立的國本。
公元221年,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然而政權國境內遍布了諸多黨的少數民族,比如氐、羌和大家所熟悉諸葛亮南征的蠻族等。
從位置上看,蠻族大多位於益州的南中地區,而氐和羌等戎族則主要位於蜀國與魏國交界的北方沿線。此外,在蜀國與吳國交界的地方,還盤踞著數量頗多的武陵蠻,不過由於蜀國對其多採用懷柔和利用政策,這裡就不贅述了。鞠躬盡瘁,諸葛亮謀定而後動,發起南征公元223年,對蜀漢政權而言,是風雨飄搖的一年。劉備的溘然長逝與蜀國精銳在夷陵之戰的損失殆盡使得蜀國的國力一下子到了最低點。本來素不歸服蜀漢的益州豪強和少數民族首領一起掀起了叛變,他們一方面直接殺死蜀漢任命於益州群、越嶲群的官員殺掉或送到東吳,一方面則在牂柯郡、越嶲郡、益州郡等地直接興兵作亂。
面對這種風雨飄搖的情況,諸葛亮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謀定而後動,一方面派鄧芝到東吳重修舊好,穩住了江東方面的威脅,另一方面積極補充兵力,並勤加訓練,終於在時隔兩年後派兵南下平叛、征討蠻族。諸葛亮
如果從叛軍規模來看,其實並不是很大。儘管當時多郡叛亂,但其實叛軍中勢力最大的也就五千來人,總數加起來約就一萬兩千多人。從諸葛亮出征的將領配置來看,也基本沒有當時的蜀漢名將。可以說,這次的平亂更多是象徵意味,諸葛亮想向周圍的蠻族及其他企圖反叛的勢力傳達一個信號,就是蜀漢覺得不容許國內反叛勢力的存在。諸葛亮南征路線圖
從行軍路線看,諸葛亮當時兵分三路,其中西路軍由諸葛亮領兵,中路軍則是李恢,東路軍則是馬忠。由於東路軍的戰役目標簡單,就是直接討伐牂柯郡的朱褒叛軍,並留在當地開展維穩、撫恤工作,所以事實上真正的主力是西路軍和中路軍。
當時的西路軍任務最重,所以諸葛亮親自坐鎮,在兵力上也較多,約有1.5萬人,而中路軍李恢主要是負責攔截切斷孟獲的退路,因為山路崎嶇,所以兵力甚至比東路軍還要少,只有大概兩千多人。
當時諸葛亮率軍到達卑水地區後,便下令駐軍不前,希望能夠引出高定的主力。果不其然,高定叛軍上當了,率領主力向卑水靠攏,同時孟獲、雍闓部隊也開始馳援。
然而,這時候高定內部產生內訌,高定部將殺死了雍闓,孟獲投鼠忌器,不敢再向卑水地區增援。
常言道,兵無常勢,諸葛亮在看到已經無法集中殲滅時,就果斷向高定軍發起了攻勢,在卑水附近擊潰了高定軍。隨後,諸葛亮率軍追擊到邛都,全殲了高定軍。
後來,諸葛亮率領大軍渡過瀘水,追上了孟獲的部隊,生擒了孟獲,並分兵平定了周圍的小股敵軍,肅清了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武裝勢力。姜維征討氐、羌其實,從事實上看,那時候的氐、羌是沒有多少侵略的意味在,他們不過是被蜀漢掠奪的太狠了,而不得不興兵作亂。
上文提到,氐、羌位於蜀國與魏國的交界地帶,魏國和蜀國多有拉攏。不過由於蜀國後期國力漸漸衰弱,導致對氐和羌族的賦稅、徭役不斷加重,加上先前聚居於漢中、陰平等地方的羌、氐早就被曹操遷徙到關中,導致蜀國雖然有地卻人丁不足,使得負擔被分攤到剩下的氐、羌之中,最終掀起了叛亂。
不過從叛亂的規模來看,其實都不多,史書上也只有隻言片語。比如記載了姜維討伐了羌族,並索取了人質,很快叛亂就被姜維率軍所平息了。四、碧眼兒坐領江東,孫吳壓服山越大軍在經歷過孫堅、孫策兩代人的努力後,孫吳政權在江東站穩腳跟。在赤壁之戰後,騰出手來的孫吳開始對付和鎮壓其國內的少數民族。當時的孫吳國內主要有處於揚州、吳越一代的山越和處於嶺南地區的蠻夷。由於嶺南地處偏遠,所以孫吳對這些嶺南蠻夷主要是安撫懷柔為主,此處就不細說了。但對於山越,孫吳就是強勢鎮壓了。
山越,其實是個很複雜的概念,既包括本來山上的土著,這是比較徹底的少數民族,又包括原來的百越後裔,甚至還有原來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的逃亡民眾後裔。但以孫吳視角來看,基本都是將山越視為少數民族割據勢力。山越勢力
在歷史上,孫吳與山越是有過多次交鋒的。由於孫吳外部面臨魏國和蜀國的壓力,內部又頻繁被山越大軍所侵擾。當時山越盤踞在諸多地方,比如吳郡、鄱陽郡、會稽郡、豫章郡、廬陵郡等,給孫吳在江東的統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為此東吳可謂舉全國之力討伐山越,為此斷斷續續持續了數十年。不過整體來看,山越給孫吳的挑戰遠小於其他少數民族給魏國和蜀國的挑戰。山越反而成為了東吳名將的練兵場。孫權
早在公元198年時,汝南袁術就派人暗通丹陽附近山越,準備兩路出擊,圍攻孫策,結果孫策先下手為強,痛擊了丹陽附近的山越。
到了後來孫權掌權的時候,對山越的討伐就日漸頻繁了。比如:
公元203年,孫權在西征黃祖時,本來快要打破了城池,卻後院著火,山越四處起兵。孫權大為惱火,派遣呂范、程普、太史慈等大將兵分三路,討伐鄱陽、樂安和海昏三地的山越勢力。
公元207年,孫權命令陸遜討伐會稽、丹陽等地的山越,又恰逢鄱陽有山越首領尤突起勢,陸遜再次率軍前去討伐,再次打敗鄱陽的山越勢力。
後來,孫權等人意識到山越靠戰爭是無法全部消滅的,於是就採取分割包圍、堅壁清野等方式來削弱山越的勢力。孫吳軍隊領兵到山越聚居的山區附近,用籬笆將山下或山腰的稻田包圍起來,然後快成熟時就立馬讓大軍收割這些糧食,使得山越的糧草供給被切斷,逐漸失去了反抗和據守的能力,慢慢被東吳所吞噬,成為了孫吳的普通民眾。五、結語與思考三國時期,魏蜀吳儘管相互間多次征伐,互有勝負。但對周邊的少數民族卻除非有拉攏必要,否則一旦侵擾邊境必定大軍出征鎮壓。從勝率來看,魏蜀吳三國不論是哪個國家對少數民族都幾乎取得了明顯的勝利。這與五胡亂華時期的中原政權羸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個人認為,之所以三國時期對少數民族強勢碾壓和晉朝被少數民族大肆侵略的原因除了歸結於三國時期少數民族勢力相對衰弱外,還有以下兩點重要原因:
一是西晉的「八王之亂」是統一王朝的內部紛爭,致使政出多門,無法形成合力去打擊南下的少數民族。而三國時期儘管沒有形成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但魏蜀吳三個國家在內部政權上是非常穩固的,很容易直接調動全國的物資、軍隊去集中打擊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
二是西晉整體而言是門閥士族的政治秩序,出身寒門的武將、大臣沒有晉陞的渠道,使得西晉末年可謂將星凋零,人和幾乎消失殆盡。而三國時期,由於魏蜀吳的均衡態勢,使得三個政權都大力選拔人才,可謂將星頻現,統兵能力、內政能力強的比比皆是。
也許有人會認為,西晉時期氣候更寒冷,所以才有五胡亂華。但如果我們看氣候變化曲線的話,會發現其實三國時期到西晉末年其實氣候變化不大,說西晉末年是因為氣溫太低,少數民族攻勢兇猛才有五胡亂華其實是不成立的。中國五千年氣候變化曲線
歸根結底,氣候終究只是個輔助作用,可能確實會讓少數民族有南下侵擾之心,但是只要中原王朝的實力強大,對各游牧民族只要侵擾邊境就給予雷霆打擊,揚中華文明之威。如此循環往複幾次,自然少數民族就會選擇繞開來而選擇去其他方向。
因此,國家強盛才是社會穩定、平定外患的第一要因。(共4350字)
參考文獻:
1.《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2.《三國志》等。
魏蜀吳雖然打來打去,但是各少數民族想來分中原一杯羹卻是沒機會
一、漢末的少數民族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軍閥間相互兼并激烈。後來雖然魏蜀吳三國脫穎而出,但終究未形成大一統國家。而那時候,魏蜀吳三國內、外卻盤踞著眾多的少數民族,比如南匈奴、烏桓、羌等,當然還有大家熟悉的山越和南蠻了。
那麼,為什麼晉朝的時候同樣中原紛亂導致五胡亂華,而漢末時,這些少數民族卻沒有大舉入侵中原呢?是這些少數民族沒有亂華之心,只想和平發展嗎?其實,他們之所以沒有形成五胡亂華的規模,就在於魏蜀吳三人組實在是太猛了。他們的猛不僅體現在軍事打擊上,也體現在對這些少數民族的安撫上。不過,為了抓住重點,這裡主要談談魏蜀吳三人組的軍事行動,雖然漢朝滅亡了,但是僅就對少數民族的征討上,依舊讓中華文明保持了「強漢風采」。
魏蜀吳三足鼎立
二、雄踞中原,曹魏集團大破四方少數民族,揚中原政權風采
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基本成型,三方均無短期內消滅對方的能力,於是將部分精力轉移到國內,尋求國內的穩定與發展。當時曹魏政權內部居住的有名有姓的民族遠較蜀國和吳國多的多,比如匈奴、烏桓、鮮卑等諸多民族,約莫有十來個主要少數民族在曹魏國內及邊境活動。整體來看,曹魏對不同民族雖然處置上略有差異,但都是以大棒策略為主壓制這些少數民族。
征討烏桓,張遼逞威風,郭嘉鬼神謀
烏桓,有時候也稱為烏丸,當時主要有三大勢力,分別雄踞於遼西、上谷、遼東等地。袁紹時期,袁紹和當時統攝烏桓三大勢力的踏頓和親,因此烏桓大多與袁紹親善,為袁紹效力。官渡之戰後,袁紹戰敗身死,袁尚、袁熙便想向烏丸借兵重新奪回冀州。
所謂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為了徹底穩住大後方,曹操計劃征討烏桓。但是當時曹魏集團內的諸多大將均表達了大軍遠征可能會給劉表等以可乘之機,建議採用外交手段。
郭嘉
這時候,郭嘉挺身而出,指出了劉表不過徒有虛名之輩,不會重用劉備,雖然集團內空虛卻不用擔心被偷襲。郭嘉的這番言論堅定了曹操的信心,於是,曹操在公元207年發起了對烏丸的征討。
曹操親率大軍,帶上了張遼、郭嘉、張郃、徐晃等文武大將開始遠征烏丸。根據歷史記載,在郭嘉「兵貴神速」的建議下,曹操軍放棄了輜重,直接輕裝前進,採取了包抄策略,在平岡轉而東向,距離烏烏桓大本營的柳城相距僅有100餘里。
曹操行軍路線圖
不曾想雙方居然在白狼山附近不期而遇,雙方從預期的攻城戰變成了遭遇戰。由於曹操軍輕裝追擊,所以兵力不如烏桓和袁尚、袁熙的聯合大軍。但曹操登高白狼山,發現烏桓軍陣並不齊整,於是就讓張遼率軍主動出擊。
烏桓沒想到張遼等人居然如此悍勇,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依然主動出擊,結果準備不足,變成了一場混戰。混戰之中,踏頓被張遼斬殺,於是烏桓群龍無首,演變成了一場潰敗。這一仗俘虜了烏桓二十多萬人。烏桓元氣大傷,漸漸邊患消弭。
這一戰也被有些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堪比衛青、霍去病的漠北之戰。
討伐南匈奴
其實,在先後經歷過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等大規模對匈奴的軍事行動,匈奴已經不復當年冒頓單于時期的強盛。但由於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黃巾軍大亂、軍閥混戰等,給了南匈奴可乘之機。
早在魏國建立之前的公元188年,南匈奴就曾經以數千騎兵會同白波起義軍一起侵擾當時仍然屬於東漢疆域的河內諸群。當時的太尉董卓派遣了牛輔率軍鎮壓,卻徒勞無功。後來,南匈奴還活躍於楊奉與李傕的軍事活動中。這時候,南匈奴已經佔據了黃河流域的諸多群縣。
南匈奴南下
到了曹操嶄露頭角的時候,曹操先在東郡打敗了於扶羅的南匈奴大軍,隨後又在匡亭再一次打敗了南匈奴。
到了公元202年,南匈奴的呼廚泉單于又一次在平陽這個地方作亂,這次曹操派遣了鍾繇率領各路人馬包圍了南匈奴,迫使了呼廚泉單于歸附,後曹操扣押了呼廚泉單于,並分裂南匈奴勢力為五部,南匈奴漸漸不足為慮。
三、蜀漢強勢打壓,收服蠻夷和氐羌勢力
諸葛亮的《隆中對》想必很多人很熟悉,隨著赤壁之戰的大勝,劉備集團在佔據了荊州四郡後,進取益州,並拿下漢中,漸漸有了三國鼎立的國本。
公元221年,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然而政權國境內遍布了諸多黨的少數民族,比如氐、羌和大家所熟悉諸葛亮南征的蠻族等。
從位置上看,蠻族大多位於益州的南中地區,而氐和羌等戎族則主要位於蜀國與魏國交界的北方沿線。此外,在蜀國與吳國交界的地方,還盤踞著數量頗多的武陵蠻,不過由於蜀國對其多採用懷柔和利用政策,這裡就不贅述了。
鞠躬盡瘁,諸葛亮謀定而後動,發起南征
公元223年,對蜀漢政權而言,是風雨飄搖的一年。劉備的溘然長逝與蜀國精銳在夷陵之戰的損失殆盡使得蜀國的國力一下子到了最低點。本來素不歸服蜀漢的益州豪強和少數民族首領一起掀起了叛變,他們一方面直接殺死蜀漢任命於益州群、越嶲群的官員殺掉或送到東吳,一方面則在牂柯郡、越嶲郡、益州郡等地直接興兵作亂。
面對這種風雨飄搖的情況,諸葛亮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謀定而後動,一方面派鄧芝到東吳重修舊好,穩住了江東方面的威脅,另一方面積極補充兵力,並勤加訓練,終於在時隔兩年後派兵南下平叛、征討蠻族。
諸葛亮
如果從叛軍規模來看,其實並不是很大。儘管當時多郡叛亂,但其實叛軍中勢力最大的也就五千來人,總數加起來約就一萬兩千多人。從諸葛亮出征的將領配置來看,也基本沒有當時的蜀漢名將。可以說,這次的平亂更多是象徵意味,諸葛亮想向周圍的蠻族及其他企圖反叛的勢力傳達一個信號,就是蜀漢覺得不容許國內反叛勢力的存在。
諸葛亮南征路線圖
從行軍路線看,諸葛亮當時兵分三路,其中西路軍由諸葛亮領兵,中路軍則是李恢,東路軍則是馬忠。由於東路軍的戰役目標簡單,就是直接討伐牂柯郡的朱褒叛軍,並留在當地開展維穩、撫恤工作,所以事實上真正的主力是西路軍和中路軍。
當時的西路軍任務最重,所以諸葛亮親自坐鎮,在兵力上也較多,約有1.5萬人,而中路軍李恢主要是負責攔截切斷孟獲的退路,因為山路崎嶇,所以兵力甚至比東路軍還要少,只有大概兩千多人。
當時諸葛亮率軍到達卑水地區後,便下令駐軍不前,希望能夠引出高定的主力。果不其然,高定叛軍上當了,率領主力向卑水靠攏,同時孟獲、雍闓部隊也開始馳援。
然而,這時候高定內部產生內訌,高定部將殺死了雍闓,孟獲投鼠忌器,不敢再向卑水地區增援。
常言道,兵無常勢,諸葛亮在看到已經無法集中殲滅時,就果斷向高定軍發起了攻勢,在卑水附近擊潰了高定軍。隨後,諸葛亮率軍追擊到邛都,全殲了高定軍。
後來,諸葛亮率領大軍渡過瀘水,追上了孟獲的部隊,生擒了孟獲,並分兵平定了周圍的小股敵軍,肅清了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武裝勢力。
姜維征討氐、羌
其實,從事實上看,那時候的氐、羌是沒有多少侵略的意味在,他們不過是被蜀漢掠奪的太狠了,而不得不興兵作亂。
上文提到,氐、羌位於蜀國與魏國的交界地帶,魏國和蜀國多有拉攏。不過由於蜀國後期國力漸漸衰弱,導致對氐和羌族的賦稅、徭役不斷加重,加上先前聚居於漢中、陰平等地方的羌、氐早就被曹操遷徙到關中,導致蜀國雖然有地卻人丁不足,使得負擔被分攤到剩下的氐、羌之中,最終掀起了叛亂。
不過從叛亂的規模來看,其實都不多,史書上也只有隻言片語。比如記載了姜維討伐了羌族,並索取了人質,很快叛亂就被姜維率軍所平息了。
四、碧眼兒坐領江東,孫吳壓服山越大軍
在經歷過孫堅、孫策兩代人的努力後,孫吳政權在江東站穩腳跟。在赤壁之戰後,騰出手來的孫吳開始對付和鎮壓其國內的少數民族。當時的孫吳國內主要有處於揚州、吳越一代的山越和處於嶺南地區的蠻夷。由於嶺南地處偏遠,所以孫吳對這些嶺南蠻夷主要是安撫懷柔為主,此處就不細說了。但對於山越,孫吳就是強勢鎮壓了。
山越,其實是個很複雜的概念,既包括本來山上的土著,這是比較徹底的少數民族,又包括原來的百越後裔,甚至還有原來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的逃亡民眾後裔。但以孫吳視角來看,基本都是將山越視為少數民族割據勢力。
山越勢力
在歷史上,孫吳與山越是有過多次交鋒的。由於孫吳外部面臨魏國和蜀國的壓力,內部又頻繁被山越大軍所侵擾。當時山越盤踞在諸多地方,比如吳郡、鄱陽郡、會稽郡、豫章郡、廬陵郡等,給孫吳在江東的統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為此東吳可謂舉全國之力討伐山越,為此斷斷續續持續了數十年。不過整體來看,山越給孫吳的挑戰遠小於其他少數民族給魏國和蜀國的挑戰。山越反而成為了東吳名將的練兵場。
孫權
早在公元198年時,汝南袁術就派人暗通丹陽附近山越,準備兩路出擊,圍攻孫策,結果孫策先下手為強,痛擊了丹陽附近的山越。
到了後來孫權掌權的時候,對山越的討伐就日漸頻繁了。比如:
公元203年,孫權在西征黃祖時,本來快要打破了城池,卻後院著火,山越四處起兵。孫權大為惱火,派遣呂范、程普、太史慈等大將兵分三路,討伐鄱陽、樂安和海昏三地的山越勢力。
公元207年,孫權命令陸遜討伐會稽、丹陽等地的山越,又恰逢鄱陽有山越首領尤突起勢,陸遜再次率軍前去討伐,再次打敗鄱陽的山越勢力。
後來,孫權等人意識到山越靠戰爭是無法全部消滅的,於是就採取分割包圍、堅壁清野等方式來削弱山越的勢力。孫吳軍隊領兵到山越聚居的山區附近,用籬笆將山下或山腰的稻田包圍起來,然後快成熟時就立馬讓大軍收割這些糧食,使得山越的糧草供給被切斷,逐漸失去了反抗和據守的能力,慢慢被東吳所吞噬,成為了孫吳的普通民眾。
五、結語與思考
三國時期,魏蜀吳儘管相互間多次征伐,互有勝負。但對周邊的少數民族卻除非有拉攏必要,否則一旦侵擾邊境必定大軍出征鎮壓。從勝率來看,魏蜀吳三國不論是哪個國家對少數民族都幾乎取得了明顯的勝利。這與五胡亂華時期的中原政權羸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個人認為,之所以三國時期對少數民族強勢碾壓和晉朝被少數民族大肆侵略的原因除了歸結於三國時期少數民族勢力相對衰弱外,還有以下兩點重要原因:
一是西晉的「八王之亂」是統一王朝的內部紛爭,致使政出多門,無法形成合力去打擊南下的少數民族。而三國時期儘管沒有形成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但魏蜀吳三個國家在內部政權上是非常穩固的,很容易直接調動全國的物資、軍隊去集中打擊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
二是西晉整體而言是門閥士族的政治秩序,出身寒門的武將、大臣沒有晉陞的渠道,使得西晉末年可謂將星凋零,人和幾乎消失殆盡。而三國時期,由於魏蜀吳的均衡態勢,使得三個政權都大力選拔人才,可謂將星頻現,統兵能力、內政能力強的比比皆是。
也許有人會認為,西晉時期氣候更寒冷,所以才有五胡亂華。但如果我們看氣候變化曲線的話,會發現其實三國時期到西晉末年其實氣候變化不大,說西晉末年是因為氣溫太低,少數民族攻勢兇猛才有五胡亂華其實是不成立的。
中國五千年氣候變化曲線
歸根結底,氣候終究只是個輔助作用,可能確實會讓少數民族有南下侵擾之心,但是只要中原王朝的實力強大,對各游牧民族只要侵擾邊境就給予雷霆打擊,揚中華文明之威。如此循環往複幾次,自然少數民族就會選擇繞開來而選擇去其他方向。
因此,國家強盛才是社會穩定、平定外患的第一要因。(共4350字)
參考文獻:
1.《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2.《三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