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有兩句話,最適合用來教育孩子。
原文是: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我們翻譯為:
孔子說:「愛護一個人能不讓他勞苦嗎?真誠對待他能不給他規勸嗎?」
很多父母照顧孩子無微不至,要求孩子把書念好就好了,別的事都不要管。
這句話不知害了多少孩子!
因為這樣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他們遇到任何為大家服務的事都不做。
很多學生上了大學,連掃把都沒拿過。
請問他將來如何去組織自己的家庭呢?怎麼和別人合作呢?太難了!
所以很多大學裡都加了一門勞動服務課,讓學生負責清潔他所在系的大樓,或者學校某些公共活動的地方。也算學分的,不打真正的分數,由老師來督促。這是好事。但是,我看到很多學生拿拖把像拿毛筆一樣,亂揮亂畫,因為在家裡沒拖過地,還要老師示範。
對小孩過度保護絕對不是好事。
西方一位大哲學家柏拉圖說過一句話:
要傷害一個孩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小孩從小心想事成。
這的確值得做父母的反思。
孩子從小要什麼給什麼,這樣小孩就完了,就變成廢人了。
做父母的對於小孩怎麼教育呢?
「愛之能勿勞乎」,讓他做一點事。孩子一路長大都沒有做過家務事,這是讓人擔心的事情。
柏拉圖不愧是一位哲學家,看得出一個孩子難免有生物的特質——好逸惡勞。
讓他嘗到辛苦勞作的滋味,他更懂得珍惜環境。
譬如,定期讓孩子在家裡掃掃地,他就會知道要保持乾淨。
我有一個朋友,家裡面有一個寶貝兒子,他請了一個菲佣來照顧孩子。
家住三樓,早上起床之後,小孩子下樓都要傭人背,背到上初中了還要背。
我心裡想,這樣能背到幾歲呢?孩子最終還是要自己走路,從小好逸惡勞,將來怎麼獨立呢?
一個人最可貴的,是能夠替別人著想,知道自己所得來的一切都要感恩。
沒有感恩的心,一輩子和別人相處都會有困難。
因為他得到了不知道感恩,稍微失去、需要犧牲奉獻一些,就會抱怨不已。
父母愛護小孩,就要讓他練習勞動,當然,有時候可以稍微談談條件。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那時候家裡很窮,我們好好幫忙父母做家務,下個月父親發工資時,就會給我們一人五毛錢。
我總把五毛錢存起來,非常珍惜的,知道這個錢是努力掙來的,不能亂花。
第二句,「忠焉能勿誨乎?」
這個忠當然不是忠於長官、忠於領導、忠於國家,而要理解為「真誠」。
別人若真誠地規勸你,能不讓你有所觸動嗎?
一個成人有錯誤、有缺點,別人看在眼裡,多半會選擇沉默以對。
那麼大年紀,能改早就改了,如今大概已改不了,何必苦勸又惹人嫌呢?
我們要知道,有人勸告是幸福的事情。
我有時會想,如果父母還在世的話多好。
印象比較深的,是我都已經四五十歲了,母親那時候還在,有時候看到我會說:
你衣服穿得夠不夠?會不會著涼?要不要幫你打一件毛衣?
我母親卧病在床三十年,半身不遂,我心裡想,您老人家照顧好自己就好了,不要擔心我。
但是現在體會到,有父母親這樣關懷,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父母親規勸是為我們好,老師規勸也是為我們好。
否則,他們為什麼要冒著惹人反感的風險,還要說呢?
因為完全可以不說的。
尤其是大學的老師,學生已經成人了,念到大學、研究生。
這些孩子從小生活在太平盛世,不知道什麼是戰亂、什麼是貧窮,以為一切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其實,誰能保證一生都那麼順利呢?
也許大環境還是太平的,但是個人的遭遇就很難說了。
往往前半生越順利,後半生受的苦越大。
美國學者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家裡面有錢的孩子,到了中年之後,特別容易覺得人生乏味。
譬如一個人工作了好幾個月,才掙錢買到一雙鞋子,一定會很珍惜;
如果是父母買的,一過生日一口氣買三雙鞋,孩子會珍惜嗎?
父母在時還可以照顧孩子,將來總有一天孩子要獨立的,怎麼辦呢?
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孔子很了解人性。
要一個年輕人成長,就要給他訓練,甚至是磨練。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覺得真有道理:慈母多敗兒。
一個慈愛的母親,經常會教出敗家子。
這時候我們要警醒了,慈愛的母親很好,但是要有智慧。
該批評管教,就批評管教,否則孩子一旦長到一定階段,就來不及了。
就好像一棵樹,小時候沒有幫它剪枝葉,它不能長得很挺直,長成了以後再去砍削,那就傷筋動骨了。
孔子是就普遍意義說,對待年輕人,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
要愛護他,就要讓他勞動、讓他辛苦,讓他以自己的力量去得到他所要的東西,不要完全靠別人。
對他真誠就要勸導他,而不是一味地寬容,替他找借口。
這兩句話在《論語》的後半部分,我們讀《論語》,越到後面,越會看到很多有分量的話。
所以,讀《論語》不能永遠只看前幾篇,要勇敢地繼續讀下去,會有更多人生的啟發。
傅佩榮:傷害孩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他從小心想事成
《論語》中有兩句話,最適合用來教育孩子。
原文是: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我們翻譯為:
孔子說:「愛護一個人能不讓他勞苦嗎?真誠對待他能不給他規勸嗎?」
很多父母照顧孩子無微不至,要求孩子把書念好就好了,別的事都不要管。
這句話不知害了多少孩子!
因為這樣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他們遇到任何為大家服務的事都不做。
很多學生上了大學,連掃把都沒拿過。
請問他將來如何去組織自己的家庭呢?怎麼和別人合作呢?太難了!
所以很多大學裡都加了一門勞動服務課,讓學生負責清潔他所在系的大樓,或者學校某些公共活動的地方。
也算學分的,不打真正的分數,由老師來督促。這是好事。
但是,我看到很多學生拿拖把像拿毛筆一樣,亂揮亂畫,因為在家裡沒拖過地,還要老師示範。
對小孩過度保護絕對不是好事。
西方一位大哲學家柏拉圖說過一句話:
要傷害一個孩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小孩從小心想事成。
這的確值得做父母的反思。
孩子從小要什麼給什麼,這樣小孩就完了,就變成廢人了。
做父母的對於小孩怎麼教育呢?
「愛之能勿勞乎」,讓他做一點事。
孩子一路長大都沒有做過家務事,這是讓人擔心的事情。
柏拉圖不愧是一位哲學家,看得出一個孩子難免有生物的特質——好逸惡勞。
讓他嘗到辛苦勞作的滋味,他更懂得珍惜環境。
譬如,定期讓孩子在家裡掃掃地,他就會知道要保持乾淨。
我有一個朋友,家裡面有一個寶貝兒子,他請了一個菲佣來照顧孩子。
家住三樓,早上起床之後,小孩子下樓都要傭人背,背到上初中了還要背。
我心裡想,這樣能背到幾歲呢?孩子最終還是要自己走路,從小好逸惡勞,將來怎麼獨立呢?
一個人最可貴的,是能夠替別人著想,知道自己所得來的一切都要感恩。
沒有感恩的心,一輩子和別人相處都會有困難。
因為他得到了不知道感恩,稍微失去、需要犧牲奉獻一些,就會抱怨不已。
父母愛護小孩,就要讓他練習勞動,當然,有時候可以稍微談談條件。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那時候家裡很窮,我們好好幫忙父母做家務,下個月父親發工資時,就會給我們一人五毛錢。
我總把五毛錢存起來,非常珍惜的,知道這個錢是努力掙來的,不能亂花。
第二句,「忠焉能勿誨乎?」
這個忠當然不是忠於長官、忠於領導、忠於國家,而要理解為「真誠」。
別人若真誠地規勸你,能不讓你有所觸動嗎?
一個成人有錯誤、有缺點,別人看在眼裡,多半會選擇沉默以對。
那麼大年紀,能改早就改了,如今大概已改不了,何必苦勸又惹人嫌呢?
我們要知道,有人勸告是幸福的事情。
我有時會想,如果父母還在世的話多好。
印象比較深的,是我都已經四五十歲了,母親那時候還在,有時候看到我會說:
你衣服穿得夠不夠?會不會著涼?要不要幫你打一件毛衣?
我母親卧病在床三十年,半身不遂,我心裡想,您老人家照顧好自己就好了,不要擔心我。
但是現在體會到,有父母親這樣關懷,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父母親規勸是為我們好,老師規勸也是為我們好。
否則,他們為什麼要冒著惹人反感的風險,還要說呢?
因為完全可以不說的。
尤其是大學的老師,學生已經成人了,念到大學、研究生。
這些孩子從小生活在太平盛世,不知道什麼是戰亂、什麼是貧窮,以為一切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其實,誰能保證一生都那麼順利呢?
也許大環境還是太平的,但是個人的遭遇就很難說了。
往往前半生越順利,後半生受的苦越大。
美國學者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家裡面有錢的孩子,到了中年之後,特別容易覺得人生乏味。
譬如一個人工作了好幾個月,才掙錢買到一雙鞋子,一定會很珍惜;
如果是父母買的,一過生日一口氣買三雙鞋,孩子會珍惜嗎?
父母在時還可以照顧孩子,將來總有一天孩子要獨立的,怎麼辦呢?
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孔子很了解人性。
要一個年輕人成長,就要給他訓練,甚至是磨練。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覺得真有道理:慈母多敗兒。
一個慈愛的母親,經常會教出敗家子。
這時候我們要警醒了,慈愛的母親很好,但是要有智慧。
該批評管教,就批評管教,否則孩子一旦長到一定階段,就來不及了。
就好像一棵樹,小時候沒有幫它剪枝葉,它不能長得很挺直,長成了以後再去砍削,那就傷筋動骨了。
孔子是就普遍意義說,對待年輕人,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
要愛護他,就要讓他勞動、讓他辛苦,讓他以自己的力量去得到他所要的東西,不要完全靠別人。
對他真誠就要勸導他,而不是一味地寬容,替他找借口。
這兩句話在《論語》的後半部分,我們讀《論語》,越到後面,越會看到很多有分量的話。
所以,讀《論語》不能永遠只看前幾篇,要勇敢地繼續讀下去,會有更多人生的啟發。